2009年6月27日,纳吉在“一个马来西亚”标志的推介仪式上说道:“提出`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时,很多人对`一个马来西亚’的意义和要旨产生疑问。我发现大部份的国人基本上都能接受`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然而,他们在接受`一个马来西亚’概念的同时也想要知道`一个马来西亚’的意义。”
纵然这是4年前发表的言论,今天看来仍然如此。虽然有很多人会说“一个马来西亚”的好话,但如果你问他们“一个马来西亚”实际上是什么意思,你会发现,没有人可以给你一个确实的答案。
倘若我们看回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PEMANDU)出版的首个政府转型计划路线图(GTP Roadmap)报告,第3和4章说的是当局试图将“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转化为政策理念。其中一点是,在“一个马来西亚”概念下,透过落实一系列旨在改善农村基础建设及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机会的措施打造一个更团结、生活质量更好及生活水平更高的社会。
第4章更具体地阐述了如何打造“一个马来西亚”。此章节探讨了解决社会两极化的问题、“一个马来西亚基金会”、打造“一个马来西亚”需要采取的举措等等。
这份政府转型计划路线图报告也直截了当地陈述道:“`一个马来西亚’的目标是要让马来西亚变得更生气勃勃、富生产力及竞争力——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希望每一个国人都能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为先,种族、宗教、地域或社会经济背景居次,经济、政治及社会结构贯彻`一个马来西亚’的原则。”
为了支援“一个马来西亚”概念的推广,当局设立了“一个马来西亚基金会”,并请来著名学者詹德拉博士担任主席。该基金会表明,他们的使命是“开展、支援及倡导促进国民团结的活动及计划。”
的确,以上种种听起来相当不错。如果我们按章办事,“一个马来西亚”显然是可以促进国民团结的。
当然,就马来西亚式的执行层面而言,这有无限的可能。经过4年的阐明及实施,“一个马来西亚”好像已经转变为一个和国民团结没有直接关系的概念。
对于这个概念是如何付诸实现的,网站上这么写道:“迄今为止,有超过150万人使用过`一个马来西亚诊所’的服务,例如以区区的1令吉接受治疗……其他以民为先的计划还包括了`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房屋计划’(PR1MA)以协助中等收入家庭购买属于他们的房屋,以及低成本的杂货店`一个马来西亚人民商店’。 ”
事实上,该网站上概述了“一个马来西亚”的所有产物,从“一个马来西亚人民餐单”、“一个马来西亚流动诊所”、“一个马来西亚牛奶计划”、“一个马来西亚人民鱼店”到“一个马来西亚人民德士”计划。
不确定这些社会福利主义的计划与国民团结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庆祝国家独立56周年之际,国民团结仍是人们关注的一大课题。
所有官方言辞和出版物中所展望的团结的“一个马来西亚”尚未出现,而且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同样地,不清楚社会福利主义的“一个马来西亚”系列措施如何像首个政府转型计划路线图报告所展望那样,使“马来西亚变得更生气勃勃、富生产力及竞争力”。社会福利制度并不利于培养竞争力。
反观眼下庆祝国家独立56年的当儿,我们国家逐渐换了一副模样,东姑阿都拉曼从未料想过有这么一天。我们非但没有变得团结,反之迅速成为一个福利国。
回想1970年1月8日,伟大的国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相信自由企业制度”。不过,打着“一个马来西亚”大旗的绝大部份举措应该会使国父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我们非但没有提倡自由企业制度,反之让事事讲求免费的社会福利主义萌芽滋长。
推行社会福利主义政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后,欧洲多个福利国经已濒临破产的边缘。麻烦并没有立即找上门来。就希腊而言,该国用了逾30年才沦落至无法收拾的这步田地,而英国则撑了几乎100年。
因此,社会福利主义的“一个马来西亚”系列措施的负面效应未必马上就能见到,但几乎必然会祸延至我们的孙儿身上。
的确,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国家。让我们在庆祝国家独立56年之际许诺我们的子子孙孙一个不会面对国家破产的未来。
▪ 深圳A先生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X女士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P女士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A先生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W先生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H先生申请马来西亚移民项目 ▪ 高科技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成功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