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幼稚园考学记
时间:2015-10-20     浏览:25次

2015版香港幼稚园选校攻略已出炉,不禁感慨两三岁孩童残酷的考学又来了。想起去年我家可乐准备不足而所取得的“战绩”,值得说一说。

香港有些幼儿园彻夜排队领表并引发的跨地童和本地童家长摩擦,确有其事。30个名额,百来张表,学童却上百上千,住元朗的朋友夫妇连同爹妈轮流排队几天几夜就为“抢表”有机会面试。所幸我们不住新界北,港岛邻近幼儿园表格随便领,网上可下载,面试才是重头戏。

起初没把面试当回事,被朋友批为“太不认真”。一朋友现身说法,第一年太大意报五家零录取,第二年报十家却被五家录取,他心满意足地篮里挑花。大家读攻略看排名,我则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身实地考察,与老师的交流,才放心把宝贝托付给他们。电话预约参观,除一家幼儿园有开放日,其他幼儿园一律谢绝。无奈,只好以家为中心划一个两公里步程圈,盲目报名,向六家幼儿园交了报名费。

临第一家面试的前两天,朋友问准备得怎么样。我一头雾水,这么小的孩子面试要啥准备?朋友让我快上网查“面经”,一查吓一跳,连呼三声“神经病”。看这些面试的要求,终于明白大部分家长半年前就带孩子参加专门训练的用意(香港幼儿入园生日间跨度是9月到后一年的12月)。对当时尚未满2岁的可乐来说,认知题实在是考神童,因为从未意识并刻意教她什么。鉴于她比香港同龄小朋友长得高大,我们希望她能在身高差不多的群体中找到归属感,还是决定临时抱佛脚试一下。当年也算小小学霸的爸爸妈妈研究分析,归纳要点,发动外婆一起以不施压、不影响快乐心情为原则,让她能学多少算多少,大不了再等一年。爸爸翻出同事送的却一直以为送早了的图形拼图和套圈玩具,教了两遍。可乐临阵磨枪去参加第一次面试了。后来几乎每场面试,都有类似的玩具考查观察和动手能力,因为在家接触过,做这类题成为她的强项。

可乐的记忆力很强,外婆便一点点教她认知。比如每天去公园滑滑梯,喜欢用手描滑梯平台的数字和几何形状,她描到哪个,外婆就告诉她这是什么,没一个月她已经能从1数到10,认识了三角形方形圆形。而有些认知是人的本能,比如饼干大小,她总是抢大的那块吃。

准备的内容有了,但可乐对有些概念或问句总是答非所问,我只好拿出应试技巧。比如,她对所有选择疑问句的回答总是不假思索地说后者,老师问你是女孩男孩,我就抢先重复问题。其实当时她已惊人地观察到性别差异,看到一个哥哥小便的背影,新奇地和我说,哥哥立着嘘嘘,囡囡是坐着嘘嘘。

一个多月幼儿园之“逛”,可乐玩得开心,“成长”飞快,在参加最难的一次也是圈入的唯一一个名校面试时,面对老师“轰炸”式考问,她答出了90%,我们颇感意外。如今我们选择的幼稚园尽管设施不算很好、排名也比名校低,但面试多了就能分辨出不同幼稚园的风格。名校很循规蹈矩,重学识;有的学校管理不顺,面试等候已让人发昏;蒙特梭利式的学校,面试时只和家长聊,以及在旁观察小孩的一举一动。如今被这家录取,我感谢老师们对可乐天性的认同,这比进名校还开心。这所英语教学的幼儿园,我看到了交流和鼓励、尊重和平等。虽然可乐听不懂英语要我们双向翻译,整场面试,老师却一直在表扬她,并且信心满满说,她很快能用英语交流。另一个感动我的细节是面试结束后,老师站起来走到她面前,真诚地和她握手道别。与其他幼儿园面试老师相比,无论孩子表现优劣都不置可否,老师坐在椅子上说完byebye就继续最后一项考查,查看小朋友怎么道别,考察小朋友会不会把椅子塞到桌子下。

我曾惊讶上海小孩为考小学拼命,没想到在香港进幼儿园已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标杆。但我还是很淡定,不怕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母亲不是什么也不做,了解双语教育,了解蒙氏教育,看玛丽亚·蒙特梭利的书。只希望我用感悟到的最合适的教育方式,锤炼可乐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普通人,此愿足矣


相关资讯
回到顶部